原标题:山西运城构建“预防+调解+服务”全链条维权体系(引题)
发挥治理“她力量” 当好维权“娘家人”(主题)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通过推动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入驻综治中心、举办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业务“大比武”、形成“妇联+N”多元化调解格局等举措,构建起“预防+调解+服务”的全链条维权体系,为妇女儿童撑起法治“保护伞”,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她力量”
近日,随着河津市(县级市)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入驻运城市综治中心,山西省运城市实现市县两级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全部入驻各级综治中心,这也标志着运城市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迈出坚实一步。
近年来,运城市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通过推动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入驻综治中心、举办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业务“大比武”等举措,构建起“预防+调解+服务”的全链条维权体系,为妇女儿童撑起法治“保护伞”,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她力量”。
“一站式”平台助力妇儿维权
综治中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通过统筹协调职能,实现了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解、督办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以及对群众诉求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入驻后,积极动员律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巾帼志愿者等力量轮流值班,为妇女儿童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政策咨询解答、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心理疏导等多元化服务。
“对妇女群众而言,入驻带来的最直观改变是:少跑腿、多办事。综治中心现在提供热线接听、来访接待、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一条龙’服务,维权成本显著降低,效率大幅提升。”运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宋晓英表示,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入驻各级综治中心,带来的不仅仅是群众维权的便利,还有妇联工作手臂的延伸。“综治中心的多部门联动机制打破了部门壁垒,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可快速响应侵权案件,联合处置;网格化管理模式则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村居,通过基层网格员及时发现并上报案件,实现源头治理。”
宋晓英表示,运城市各级妇联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展维权服务领域,丰富维权服务内容,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大比武”锤炼专业化维权队伍
8月5日至8日,运城市司法局联合市妇联举办全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业务“大比武”活动,来自各县(市、区)的50余名调解业务骨干齐聚一堂,通过“理论+实战”的多重考验,全面展示新时代调解队伍的专业素养。
活动以“强基赋能”为目标,精心设计四大竞技模块。培训环节中,运城市调解协会会长方斐、山西衡霄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银良分别围绕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的实践路径、调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与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相关的法律条文,为参训人员作了精彩讲解,让参训人员对婚姻家庭纠纷中的法律知识、调解技巧和矛盾化解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笔试环节,29名调解员闭卷答题,内容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法条,重点检验案例剖析与调解文书规范能力;知识竞答环节,18位选手围绕法律知识与实务要点快速应答,展现专业储备与临场机敏;模拟调解环节,选手们针对婚姻危机、亲子隔阂等预设案例,运用“法为底线、理为桥梁、情为纽带”的调解智慧,引导双方化解矛盾,评委则从流程规范、法律适用等维度“把脉问诊”,开具个性化“提升处方”。
此次“大比武”不仅是对调解队伍综合能力的“全景式阅兵”,更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的模式,推动调解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多维度”织密妇女儿童保护网
运城市妇联立足职能,联动多方力量,在普法宣传、纠纷化解、救助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亮点纷呈。
运城市推动13个县(市、区)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妇联+N”多元化调解格局:夏县构建“1+2+3+N”诉源治理模式,河津市妇联在法院设立家事调解室,垣曲县联合公安落实家暴告诫制度……
此外,运城市妇联与公检法等部门建立多项协作机制,联合出台《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机制意见》《家事案件审判绿色通道》等文件,在法院设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推动人身安全保护令实施;与法院、检察院开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专题开放日”活动,共商保护举措,凝聚司法保护合力。
从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入驻综治中心的“物理整合”到调解业务“大比武”的“能力提升”,从普法宣传的“润物无声”到纠纷化解的“精准高效”,运城市正以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织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
“未来,运城市将持续深化妇联改革,强化部门联动,让维权服务更有温度、更具实效,为建设平安运城、法治运城贡献更强‘她力量’。”宋晓英说。
钱龙配资-钱龙配资官网-在线配资门户-炒股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