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
无数人期待的动画电影
《浪浪山小妖怪》全国上映
上映4天
累计票房突破2亿元
成为暑期档的一大亮点
“无名之人”的取经路
2023年,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的
首部短片《小妖怪的夏天》一经推出
迅速火爆出圈
里面那个想要离开浪浪山的小猪妖
让无数人产生共鸣
时隔两年半
浪浪山的小猪妖又与我们见面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延续
《小妖怪的夏天》的世界观框架
从《西游记》汲取创作灵感
讲述发生在“平行时空”的全新故事:
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
四只无名小妖假扮唐僧师徒
前往西天取经的荒诞喜剧之旅
英文片名“Nobody”
直指“无名者”的身份内核
之所以聚焦于籍籍无名的小妖怪
电影的导演、编剧於水说
“小妖怪可以是鲜活的
有自己的故事
——它或许弱小,但并非天生邪恶
它或许服从
但仍有自己的善恶判断”
在人物塑造上
电影也赋予了小妖怪们
与原师徒四人完全不同的性格
社恐又胆小的猩猩怪,假冒神勇果敢的齐天大圣;
假扮猪八戒的小猪妖,反而成了队伍的主心骨;
话痨的黄鼠狼精担起了沙僧的角色;
在保守和追梦之间反复横跳的蛤蟆精,演起了内心坚定的唐僧。
设置这种反差
除了想营造喜剧效果
於水表示
“四个小妖怪从未见过唐僧师徒
性格上存在反差是合理的
他们靠着想改变命运的一腔热血
便踏上了这条路
敢想敢干
这也是令人动容的地方”
小妖怪们这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
正是创作团队为普通人写就的故事
传承中国美学
紧贴时代脉搏
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於水表示自己深受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上美影)前辈们的影响。“他们的作品我小时候都看过,也都很喜欢。”
无论是长片的《浪浪山小妖怪》,还是短片的《小妖怪的夏天》,於水的影片都是典型的中国美学风格——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与电影镜头的光影空间感,让水墨氤氲的山川云气在银幕上舒展留白,备受业内和普通观众称道。
而工作于上美影的95后女孩胡皓是於水的师妹,她与上美影则缘起于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哪吒莲花重生那一幕,美得无与伦比。”当时刚在小学四年级开始学国画的她,被这种中国独有的美学风格深深吸引。“上美影的每一部动画片风格都不一样,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在上美影的影响下,学什么都“三分钟热度”的胡皓,不仅把画画的爱好坚持了下来,后来还考进北京电影学院的动画学院动画专业——很多上美影作品的创作者都来自这个专业。临近毕业时,胡皓如愿通过校招加入上美影,“来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胡皓工作照自画像
到现在,胡皓已经有一部她担任导演的动画作品在推进中。“上美影有很好的以老带新的传统,会给年轻人机会,也尊重年轻人的想法,鼓励年轻人去大胆创新。”
正是这样的传承,才能让上美影的作品始终紧贴时代脉搏,与当下的观众同频。
中国的动画人
团结起来可以创造奇迹
今年年初,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了近155亿元的票房神话。饺子导演曾多次公开致敬过上美影,称《哪吒闹海》对自己影响巨大,而不同时代的两个“哪吒”,也都成为国人心中的经典形象。
於水和《中国奇谭》的总导演陈廖宇都说,这部电影的火爆“对所有动画人都是激励”,“让大家对中国动画更有信心”。
在上影元副总经理黄晓峰看来,“国产动画通过受众破圈和内容创新已经取得突破”,“从《大圣归来》到《哪吒》,国产动画已经逐渐摆脱低幼标签,开始满足Z世代对传统文化认同和现实议题探讨的需求,未来票房占比会越来越高”。
黄晓峰畅谈IP开发
其实,从《中国奇谭》的系列短片开始,上美影和陈廖宇就集结了一大批中国动画创作者。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上美影已经拥有了包括孙悟空、哪吒、黑猫警长、葫芦兄弟、雪孩子等形象在内的动画IP宇宙,同时,类似《中国奇谭》这样的新作推出,让矩阵越来越庞大。
江山代有才人出,动画行业亦是如此。上美影作为中国民族动画产业的一面旗帜,从创作到市场再到后期的衍生开发,在每一个链条都仍然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创作精神的传承,让一代代的年轻上美影人都能描摹出时代画像,找准时代语境的共情点,从而创作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经典。
青年时评
你我皆是“小妖怪”,平凡自有其重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这个暑期档可谓佳片云集,竞争异常激烈,《浪浪山小妖怪》却能脱颖而出,成为暑期档“黑马”。尽管已有《中国奇谭》里同源故事的惊艳铺垫,市场期待本已高悬,但主创团队能把二十来分钟的短片延展为两小时的丰满长片,不注水、不煽情,不灌鸡汤、不打鸡血,凭借扎实叙事与真诚表达赢得如潮好评,证明其的确有过人之处。
那么,《浪浪山小妖怪》到底好在哪里呢?关键在于焦点的转移。长久以来,对西游故事的改编,翻来覆去离不开“师徒四人组”,尤其是本领高强、性格鲜明的孙悟空和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戏份总是最多的。《浪浪山小妖怪》却彻底转换视角,把镜头从“大英雄”身上挪开,转而聚焦取经路上那些不起眼的“小妖怪”。这就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道理很简单,生活中、职场上,像孙悟空那样光芒四射的大主角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如同影片中的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这四个小妖怪一般普通。可那又如何呢?或许在宏大的西游故事里,小妖们只是无足轻重的工具人、面目模糊的背景板,但当视角转换,小妖成为叙事主体时,他们对梦想的执着、对良善的坚守,丝毫不亚于孙悟空这样的英雄。这就如同每一个奔波的“打工人”,虽然平凡,但并不卑微。我们总是用心善待这个世界,也同样渴望被世界温柔以待。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末尾,满身是伤的四人组陆续变回原形,直到最后他们依旧是无名之辈,没有逆天改命的神迹,没有逆天改命的彩蛋。主创团队不因故事的虚构性,就强行拔高精神维度,而是从始至终依循现实的逻辑。这种对平凡的正视与尊重,正是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
经典的改编历来属于高难度操作,如何把握分寸,是所有创作者都要认真琢磨、严肃对待的事。一方面不能“魔改”,随意颠覆经典的内容与内核,那会毁坏经典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另一方面,又要融入现代审美与情感,能够推陈出新,让观众与经典产生深度连接和共鸣。
近年来,像《哪吒》系列、《白蛇》系列等动画在这方面都有不错的尝试。它们无一例外都打破了刻板的“英雄叙事”,即便主角仍是自带光环的神话人物,主创却大胆剥离他们身上与现代人格格不入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转而发掘其作为“平凡人”的闪光点——哪吒的叛逆藏着对认可的渴望,白娘子的千年修行里裹着凡俗的爱恋,《中国奇谭》更是于柴米油盐的琐碎中,书写着从浪浪山小妖到乡村狐仙的命运浮沉。这种改编超越了简单的形式创新,而是让经典内核与时代精神嫁接,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正在热映中
截至8月13日12点
在评论区留言
你最喜欢的上美影经典作品
点赞前5名的用户
团团将送上
上影影城《浪浪山小妖怪》
单片兑换券1张!
(单片兑换券可在全国51家SFC上影影城门店使用,有效期至2025年8月31日,具体使用说明详见券内。)
(福利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青春上海所有)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青年时评: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部分来源:央视新闻、中国电影报、1905电影网、三联生活周刊、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见习编辑:孟祥莉
校审: 姚佳森
终审: 沈蔚
勇敢出发,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钱龙配资-钱龙配资官网-在线配资门户-炒股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